五楼自拍

您所在的位置: 五楼自拍  >  学术研究  >  学术报道  >  正文

厦门大学谢晓东教授来五楼自拍 做“‘制天命而用之’还是‘制天而用之’?”讲座
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25-11-23

本网讯(通讯员 陈凡昕、廖璨璨)11月20日下午,应五楼自拍 邀请,厦门大学哲学系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谢晓东在五楼自拍 历史五楼自拍 101会议室,带来一场题为“‘制天命而用之’还是‘制天而用之’?”的学术讲座。此次讲座由五楼自拍-色情网-电影网站 李巍教授主持,五楼自拍-色情网-电影网站 黄燕强副教授担任评议人,院内外对讲座内容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参与聆听和交流。

谢教授的讲座聚焦《荀子·天论》“从天而颂之,孰与制天命而用之”命题,主要从义理、语言学及学界研究评述等角度分析“命”字为衍文,提出该命题应为“制天而用之”。

(谢晓东教授讲演)

讲座伊始,谢教授基于《荀子》文本及以往解释者的论述,为证明“制天命而用之”中“命”字为衍文提供了三条支撑性依据。首先,“天命”一词连用,《荀子》全书中仅此一见,且荀子并未为其提供定义,是为孤语。与之相比,《荀子》文本中单独使用“命”字则比比皆是。其次,谢教授认为,从语言学视角看,“天命”一词出现在该处显得突兀,从上下文相互对应的角度看,“命”字是多余的。再次,多数学者对该句的解释多聚焦“制天”的概念,而非“制天命”的命题,体现出以“命”为衍文的看法。

进而,谢教授细致分析“制天命而用之”命题因衍文而对荀子思想解读带来的负面影响,由此展现该发现的学术价值。一是原命题被认为体现了人定胜天的反天命论立场,不适当地抬高了荀子思想的地位。二是原命题可能给荀子招致“人类中心主义倾向”的批评;三是即便持有较为中立的平实立场,由于“命”字的存在,诠释者也会为如何解释“制天命”的“天之所命”而颇费踌躇。

最后,谢教授设想了三种可能的驳诘,并逐一回应。其一,反驳者可能认为,《荀子·天论》“制天命而用之”的“天命”一词并非孤例,类似说法见诸《黄帝四经·经法·论》“必者,天之命也”和《韩非子·大体》“澹然闲静,因天命,持大体。”谢教授指出,“天之命”“因天命”的说法与“制天命而用之”的含义明显不同,无法构成对衍文核心论证的有效反驳。其二,“命”字或非衍文,“天”字反而可能为衍文。谢教授指出,从上下文内容来看,“从天”与“制天”在形式结构上形成对应,因此,“制天”是比“制命”更好的选择。其三,现有论证不构成确定“命”字为衍文的充分条件,目前的文本证据充其量只能证明“命”字可能是衍文,而并非一定是衍文。该反驳具有一定合理性,因文献不足征,难以确证“命”字为衍文。

(讲座现场)

在讲座的评议与提问环节,黄燕强老师从方法与内容层面作评论,指出谢教授的研究方法承接“由字通词,由词通道”的考据学传统,体现了人文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有效应用。同时,黄老师从儒家人性论与知天命的角度,与谢教授探讨“制天命而用之”其他可能的解释。同学们分别就《荀子》文本中“命”与“天”的用法、“制天”与“制天命”的区别、“天”字为衍文的可能性等问题请教谢教授,谢教授均予以细致回应。

(李巍教授主持)

(黄燕强老师评议)

最后,李巍老师高度评价谢晓东教授分析论证的清晰性,为经典文本解读增添了扎实的知识内容。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。

(摄影:李宇 编辑:邓莉萍 审稿:刘慧)